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头颈癌,始于鼻咽部,鼻子后部的喉咙上部和头骨底部附近。在中国南部地区非常普遍,特别是在广东,有时被称为粤癌症(广东癌)
治疗药物
化疗往往不适用于健康状况不佳的患者,但高龄本身不应该让任何人免于化疗。化疗可用于不同情况下治疗鼻咽癌(NPC):
- 顺铂,是最常用于治疗NPC的化疗药物,可以与5-氟尿嘧啶(5-FU)组合。
- 卡铂
- 多柔比星(阿霉素)
- 表柔比星
- 紫杉醇
- 多西他赛
- 吉西他滨
- 博莱霉素
- 甲氨蝶呤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随着研究人员更多地了解导致癌症的细胞变化,他们已经能够开发出针对这些变化的新药。这些靶向药物与标准化疗(化学)药物的作用不同。当化疗药物没有,或者它们可能有助于化疗药物更好地起作用时,它们可能会起作用。靶向药物通常也具有不同(通常不太严重)的副作用。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免疫系统蛋白的人造版本)。EGFR是一种在细胞表面发现的蛋白质,接收告诉细胞生长和分裂的信号。鼻咽癌(NPC)细胞有时含有超过正常量的EGFR,这可以帮助癌细胞更快地生长。通过阻断EGFR,西妥昔单抗可能减缓或阻止这种生长。
西妥昔单抗在治疗鼻咽癌中的确切作用仍在研究中。在最初化疗后癌症扩散,复发或继续生长的情况下,最常与化疗和/或放射一起使用。
西妥昔单抗通过静脉输注给药,通常每周一次。西妥昔单抗的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是在第一次输注期间的过敏反应,其可能引起呼吸问题和低血压。将在治疗前给予药物以帮助预防。
2、泰欣生 (尼妥珠单抗)
Nimotuzumab 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活化异常可激活与肿瘤增殖、分化相关的基因,继而诱发肿瘤的形成和发展,靶向EGFR的单抗已经成为临床上多种癌症的治疗药物。作为一款抗EGFR人源化单抗,尼妥珠单抗人源化程度达到95%,可通过与细胞表面的EGFR受体结合,抑制过度表达EGFR的肿瘤细胞的生长。在中国,尼妥珠单抗于2008年获批上市,治疗鼻咽癌。
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是全球首个上市的PD-1/PD-L1抗癌药物,是一种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抗癌药物。
4、Keytruda( 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
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是一种可与PD-1受体结合的单克隆抗体,可阻断PD-1与PDL1、PD-L2的相互作用,解除PD-1通路介导的免疫应答抑制,包括抗肿瘤免疫应答。
2021年02月,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NPC)。特瑞普利单抗是首个在中国获批鼻咽癌适应症的PD-1。
2021年04月底,艾瑞卡(卡瑞利珠单抗)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化疗后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晚期鼻咽癌患者。
是一款人源化lgG4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克隆抗体,设计目的是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与巨噬细胞中的Fcγ受体结合。临床前数据表明,抗PD-1单抗与巨噬细胞中的Fcγ受体结合之后,会激活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ADCP效应),从而杀伤T细胞,降低抗PD-1抗体的抗肿瘤活性。
8、安尼可(派安普利单抗)(Penpulimab)为一款采用IgG1亚型并进行Fc段改造的新型差异化抗PD-1单抗,能够更有效增强免疫治疗疗效,且减少不良反应。
9、科泰莱(塔戈利单抗)Tagitanlimab 是一种人源化IgG1κ亚型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结合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阻断其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解除肿瘤细胞通过PD-1/PD-L1通路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使免疫细胞重新发挥抗肿瘤细胞免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