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28种脑白质营养不良病的药物

本文作者: 2年前 (2022-01-10)

脑白质营养不良 (Leukodystrophy) 是一组罕见的,进行性的,代谢性遗传性疾病 ,影响大 […]

脑白质营养不良 (Leukodystrophy) 是一组罕见的,进行性的,代谢性遗传性疾病 ,影响大脑、脊髓和其他神经。它是由大脑白质被破坏引起的 。白质因缺损髓磷脂(脂肪覆盖物)导致脑神经暴露,神经功能无法正常运转。

该病有多种亚型:

1、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linked adrenoleukodystrophy,X-ALD)是最常见的成人脑白质营养不良之一,其为X连锁隐性遗传的过氧化物酶体病,ABCD1基因突变导致过氧化物酶体上的跨膜转运蛋白失能,不能转运极长链脂肪酸进行B氧化,进而导致其蓄积产生神经和肾上腺毒性。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人型脑白质营养不良(Adult-onset autosomal dominant leukodystrophy,ADLD)成人起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白质营养不良,也可有脑干受累。

3、亚历山大病(Alexander disease)少见的非家族性白质脑病,一种由于星型胶质细胞功能异常导致的罕见神经系统进行性变性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病理检查,镜下可见大量Rosenthal纤维、脱髓鞘改变及胶质细胞增生。成人型临床表现为进行性步态不稳、小脑性共济失调、腭肌阵挛、球麻痹以及下肢痉挛性截瘫,智力和认知功能多正常。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及动脉硬化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 recessive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RASIL)也称Maeda综合征,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

5、伴脑干和脊髓受累的脑白质病(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brainstem and spinal cord involvement,LBSL)也称为伴脊髓和脑干受累以及(脑白质)乳酸升高的脑白质病,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为DARS2,其编码线粒体天冬氨酸t-RNA合成酶。成人患者可出现进行性小脑共济失调及肢体痉挛,伴脊髓后索功能障碍(位置觉与振动觉下降),也可有认知功能下降和感觉神经病。

6、海绵状脑白质营养不良(Canavan disease)也称中枢神经海绵样变性,卡纳万病。

7、白质消融性白质脑病(vanishing white matter disease,VWMD)一种新生儿至成年期均可起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白质病(Childhood ataxia and cerebral hypomyelination ,CACH),以婴幼儿及儿童期起病多见。VWM是第一个已知的由于真核细胞蛋白质翻译启动异常所导致的人类遗传病,致病基因EIF2B1-5分别编码真核细胞翻译启动因子2B(eIF2B)的5个亚单位eIF2B α‑ε,是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翻译启动过程的重要因子。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运动倒退,部分患儿遇到应激如发热性感染或头部外伤后会出现发作性加重的现象。成人患者的症状可为偏头痛,肢体痉挛,精神异常,小脑功能障碍,癫痫发作和痴呆,也可有假性球麻痹和进行性痉挛性轻瘫。

8、伴钙化和囊变的脑白质病(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calcifcations and cysts)如病名伴有钙化表现,也称为Labrune综合征,有学者发现SNORD118基因变异可能是其致病原因,提出这是一种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的核糖体病。也有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微血管病,SWI可见脑内有多发微出血和钙化。

9、遗传性弥漫性脑白质病伴轴索球样变(hereditary diffuse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spheroids,HDLS)色素型正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pigmentary orthochromatic leukodystrophy,POLD)致病基因为CSF1R,与其他脑白质营养不良不同,本病仅见于成人,发病年龄多为20-50岁。临床表现为行为改变,痴呆,运动障碍(帕金森症状,截瘫或四肢瘫,共济失调)和癫痫等。

10、Nasu-Hakola病( Nasu-Hakola disease)又称为多囊性脂膜样骨发育不良并硬化性白质脑病(polycystic lipomembranous osteodysplasia with sclerosing leukoencephalopathy,PLOSL)是一种以进展性早老性痴呆和全身多发性骨囊肿为特点的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由TREM2基因突变所致。成人Nasu-Hakola病首发症状多为骨骼异常(骨痛和骨折),神经系统症状多在30岁后出现,表现为精神异常和记忆下降(早老性认知功能障碍),也可出现痉挛性截瘫,后逐渐进展为严重痴呆甚至死亡。

11、艾卡尔迪-古铁雷斯综合征(Aicardi-Goutieres syndrome)

12、伴皮质下囊肿的巨脑性脑白质病(megalencephalic leukoencephalopathy with subcortical cysts,MLWSC)又称Van der Knaap病,MLC的致病基因是位于2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MLC1基因,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婴儿时期出现巨脑白质脑病伴皮质下囊肿,巨头畸形,大脑白质变性,轻度神经症状和非常缓慢的功能恶化。

13、佩梅病(Pelizaeus-Merzbacher disease,PMD)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脑白质髓鞘形成障碍的X 连锁隐性遗传疾病,属蛋白脂蛋白1(proteolipid protein l,PLP1)相关的遗传性髓鞘形成障碍疾病谱中的一种。PMD 特征性病理改变为神经髓鞘不能正常形成,而非其他遗传性白质脑病那样脱髓鞘改变。

14、Pol III相关脑白质营养不良(Pol III-Related Leukodystrophies)RNA聚合酶Ⅲ相关低髓鞘化脑白质营养不良(RNA polymerase Ⅲ related hypomyelinating leukodystrophy, POLR3-HLD)是一组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多为童年起病,临床特征包括发育迟滞,小脑萎缩、共济失调,认知障碍,促性腺分泌激素分泌不足性性腺功能减退(idiopathic 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 IHH)、白内障、牙齿发育异常等 。POLR3-HLD患者的头颅MRI特征性改变包括广泛低髓鞘化脑白质营养不良、小脑及胼胝体萎缩等 。世界范围内目前报道了100余例POLR3-HLDs病例 ,因其特殊的临床表型及影像学特征也被称为4H综合征-低髓鞘化脑白质营养不良(hypomyelinating leukodystrophy)、牙齿发育不良(hypodonti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缺乏性性腺功能减退(hypogonadotropic hypogonadism)

15、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etachromatic leukodystrophy,MLD)最常见的溶酶体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芳基硫酸酯酶A或神经鞘脂激活蛋白B,即脑硫脂激活蛋白的缺陷,使溶酶体内脑硫脂水解受阻,沉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质、周围神经及其他内脏组织,引起脑白质、周围神经及其他内脏组织等病变。成人患者约占20%,一般病情较轻,首发症状常为精神行为异常,后出现记忆力和智力缓慢下降。晚期可出现运动症状,包括痉挛性截瘫,小脑共济失调和周围神经病。硫脂在胆囊壁积聚引起的胆囊炎是重要的非神经系统并发症。

16、脆性X相关震颤/共济失调综合征(fragile X-associated tremor and / or ataxia syndrome,FXTAS)是一种单基因X连锁显性遗传病,由FMR1基因前突变所致,临床表现为意向性震颤、小脑性共济失调、认知功能受损、周围神经病等。

17、Refsum综合征(Refsum syndrome)又名Refsum-Thiebaut综合征、遗传性共济失调多神经炎。本征由Thiebaut等在1939年首先报道,1945年Refsum又做了详细描述。主要特征有鱼鳞癣、弥散性多神经炎、进行性耳聋、色素性视网膜和心内膜变性及心脏传导障碍。

18、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CADASIL)是最常见的遗传性脑小血管病,也是遗传性血管性脑白质病的主要原因,其致病基因为Notch3。成人患者多在30岁时出现偏头痛,40余岁时出现脑缺血性事件。随着小血管病变进展,患者可出现癫痫发作,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症状等。MRI改变通常在症状发作之前10-15年出现。

19、脑腱黄瘤病(cerebrotendinous xanthomatosis, CTX)由于2q33-qter位置上CYP27A1(cytochrome P450, subfamily XXVIIA, polypeptide 1 gene)基因的缺失导致的先天脂质代谢异常。也分为先天性脂酸代谢障碍引起的脂质异常贮积病,致病基因CYP27A1突变所致固醇-27羟化酶缺乏,胆固醇合成胆汁酸受阻,引起不同组织胆固醇代谢障碍。成人脑腱黄瘤病主要表现为青年期白内障和跟腱黄色瘤,非神经系统合并症(如早期动脉粥样硬化、骨质疏松、腹泻等)和神经系统症状(如神经精神发育迟滞或痴呆、小脑症状、锥体束性瘫痪、延髓麻痹、外周神经病和肌病、癫痫和精神异常),锥体外系体征比较少见。

20、Sjögren-Larsson综合征(Sjögren-Larsson syndrome)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以先天性鱼鳞病、智力低下、痉挛性截瘫或四肢瘫为典型表现,研究证实本病是因一种脂肪醛脱氢酶缺乏而导致的脂类代谢先天异常,由ALDH3A2基因突变所致。

21、L-2-羟基戊二酸尿症(L-2-hydroxyglutaric aciduria,2-HGA)是一组罕见的有机酸代谢病,以血、尿及脑脊液中2-羟基戊二酸水平升高为主要特点,根据旋光性不同可分为D-2-羟基戊二酸尿症(D-2-HGA)、L-2-羟基戊二酸尿症(L-2-HGA)及合并型 2-羟基戊二酸尿症(D,L-2-HGA)3 种类型,分别由不同的致病基因导致。L-2-HG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有机酸代谢病,主要累及神经系统,大多在儿童期隐匿起病,呈慢性进行性加重过程,致病基因为L2HGDH。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运动发育落后和倒退,癫痫,小脑共济失调,头大,听力丧失及震颤、肌张力障碍等锥体外系受累。

22、齐薇格综合征谱系障碍(Zellweger syndrome spectrum disorders,ZSSD)也称为过氧化物酶体病,过氧化物酶体生物发生障碍 (Rhizomelic chondrodysplasia punctata,PBD)其特征是肝、肾和脑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缺乏或缺乏。过氧化物酶体是细胞质内非常小的膜结合结构,作为身体废物处理系统的一部分。在没有通常存在于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的情况下,代谢物,尤其是超长链脂肪酸 (VLCFA),会在受影响器官的细胞中积累。

Cholbam( 胆酸)胶囊是美国FDA批准用于因单一酶缺乏而导致胆汁酸合成障碍的儿科及成年患者及用于过氧化物酶体病(包括齐薇格谱系障碍)患者的首款治疗药物。患有这种罕见、遗传性、代谢疾病的患者在临床上显示有肝脏疾病、脂肪痢(粪便中有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降低导致的并发症。

23、Krabbe病( Krabbe disease)也称为球形细胞脑白质营养不良(globoid cell Leukodystrophy)半乳糖脑苷脂贮积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溶酶体内半乳糖脑苷酯酶缺乏引起,成人型相对少见。

24、唾液酸贮积病salla disease (free sialic acid storage disease)】萨拉病,溶酶体病,该病的特征是唾液酸的异常沉积。

25、多种硫酸酯酶缺乏症(multiple sulfatase deficiency)酯酶缺乏症,1965年Austin首先报道了2例,最初被诊断为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LD),生化检测发现患者不仅芳基硫酸酯酶A(ARSA)降低,同时还有芳基硫酸酯酶B(ARSB)、芳基硫酸酯酶C(ARSC)的降低,尿中出现粘多糖和脂类。它是由于SUMFI基因突变导致体内全部硫酸酯酶(17种)的翻译后修饰出现异常,致使酶活性减少或缺乏,造成各种硫酸酯酶的硫酸酯底物堆积在细胞的溶酶体和其他细胞器中,损害细胞的正常功能。

26、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GM1 gangliosidosis)又称全身性神经节苷脂贮积症,是由β-半乳糖苷酶缺乏而引起的一种遗传性溶酶体疾病,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特征为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及类似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的骨骼异常。

27、岩藻糖苷贮积症(fucosidosis)又称糖苷储存病、糖苷积累病、糖苷沉积病等,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脂质储存病,主要是由于缺乏α-岩藻糖苷酶所致。

28、法布雷病(Fabry Disease)是一种溶酶体贮积病(ICD-10-E)。由于编码α-半乳糖苷酶(α-galactosidase,α-GAL)的基因突变,患者体内缺乏α-半乳糖苷酶,使得一些脂质,特别是三己糖基神经酰胺(GL3)无法被代谢,而堆积在溶酶体内,导致各种临床症状。该病以X性连锁隐性方式遗传。患者多为男性,且症状重,携带一个致病基因的女性症状通常较男性轻。

赞: (2)
咨询 扫一扫

 

关于作者

文章数:5665 篇联系邮箱:care@100pei.com咨询微信:yes698896

相关

发表评论